联系我们Contact us

  • 地  址:广东汕头市金砂东路与内充公南山街交界处
  • 邮  编:515041
  • E-Mail:kzdd@kzdd.net
  • 电  话:0754-86687788
  • 传  真:0754-86322219

中小学校园暴力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浏览(1) 2011年4月21日

 

案例1:今年5月4日晚,奉节县某小学13岁小学生冯大(化名),向五年级学生(冯小)催讨10元债务未果,一掌将他从桥上推到20米下的梅溪河,然后到河边查看,确定人没有浮起来,他才回到寝室睡觉,第二天照常上课……并唆使同学作伪证,反侦查力震惊社会。
案例2:今年5月5日下午,新疆农八师150团第一中学门口,高三的晓娟和读初三的小丽(化名)因短信引发口角,小丽带了十几个人冲上去就扇了晓娟一巴掌,随后用膝盖猛顶她的肚子。她疼得大哭,小丽却哈哈大笑,还拿出一把弹簧刀比划烂了她的校服,划伤了她的肚皮,导致晓娟第五腰椎隐裂住进医院。
案例3:今年5月15日晚,广东电白第三中学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凶杀案:该校一名男生用刀捅死两名学生、捅伤4名学生,而犯罪嫌疑人吴建国年仅17岁。
案例4:据《春城晚报》报道,今年5月18日傍晚,云南孟连县一中15岁的初二女生小艳(化名),被该校初三女生小思(化名)带领7名同校女生拖进厕所,打耳光、用高跟鞋砸头、拳打脚踢。整个过程长达10分钟。施暴者还用手机拍下照片和视频。
当这样一个又一个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出现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时,校园暴力,这几个令人无法忍受的字眼,不得不再一次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发生在我国中小学的校园暴力事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来自杭州市“校园暴力行为问卷”调查数据显示,87.3%的学生遭受过暴力侵害,其中遭受最多的是身体攻击(73.4%),49.2%的学生承认曾对他人有过不同程度的施暴行为。频繁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让老师操心、家长担心、社会痛心,同时使很多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也破坏了校园和谐、安宁的育人环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日趋严重的校园暴力现象,对其成因和预防措施给予了积极的探究。 
一、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发生在中小学的校园暴力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可谓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索要、敲诈、抢劫财物,不给就拳脚相加,威逼利诱;二是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以众欺寡,用暴力手段争当“老大”;三是很多学生对校园暴力敢于反映却不敢反抗;四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五是校园暴力频发区域是校门口、运动场、厕所;六是校园暴力涉案人员多为特殊家庭学生,尤其是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学生。
二、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
校园暴力行为是发生在校园这个特定的范围内,由在校学生以口头或身体的方式对他人心理、财物、身体进行侵犯的攻击性行为,如殴打、强奸、抢劫、侮辱、杀害等。导致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诸方面的影响,其原因大致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失当和监护缺失
一位心理学家说:“家庭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摇篮。只有健康的家庭,才能给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而一颗健康成长的心灵会在家庭环境中体会到幸福与快乐,反之则不然。”由此可见,父母的教育、家庭的健康都是保持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很多问题可以从父母、家庭里找到原因。许多家长从小就向学生灌输的是在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错误观念。不少家庭因孩子是独生子女就对其溺爱、娇惯,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有较严重的惟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偏狭性格,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立刻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发泄自身的愤怒。家庭暴力、父母离异,忽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让孩子满脑子闪现的都是打架斗殴、强者为王的画面,一旦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便会发泄出来,打架斗殴也就在所难免了。许多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或因夫妻双方工作忙,对孩子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关怀、帮助、引导和管教,子女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甜蜜,这部分学生便常常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有的家长则不注重学习教育子女的知识与方法,与孩子缺少交流沟通,对孩子的内心变化知之甚少。或者信奉“黄荆棍下出好人”,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动不动就斥责、打骂;或者“一俊遮百丑”,孩子个性中的很多弱点被淡化、忽视,许多违反行为规范的举动被认可甚至纵容,使得孩子在处理问题时不能通过理性和规范来约束行为,与同学产生矛盾时,往往不是息事宁人,而是主动挑起事端,扩大事态,以拳头,刀棒作为解决矛盾唯一的途径。
(二)学校管理疏漏和教育保护不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暴力是反映学校教育和管理水平的一面镜子,学校和青少年暴力事件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正如犯罪学者娜妮•丁•西格尔在《青少年犯罪》中所说:“由于学校之宗旨在于陶冶人的情操,又由于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青少年犯罪和学校之间存在某种关系是符合逻辑的。”而且,学校是校园暴力的集中地。由于学校为了追求高分而忽略了成绩差的孩子,使许多孩子过早的在学校里受到歧视,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分不清罪与非罪的界限,缺乏对生命的敬重和关爱,很容易走向极端,报复社会报复校园,以致发生悲剧。学校教育的失误虽然表现在教育观念的偏颇、升学指标的强化、生命教育的缺位、心理教育的不足、法制教育的滞后、惩戒功能的淡化、教师权威地位的弱化以及安全管理的疏漏等多个方面,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校园暴力的存在表明了当前的教育还没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
(三) 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往往与社会环境、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当前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坑蒙拐骗、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腐化现象、不良风气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腐蚀和影响,致使青少年为了攀比,为了贪慕虚荣,盲目地做出许多诸如偷摸拐骗、敲诈勒索之事。特别是一些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网络游戏充斥着大量的凶杀械斗、淫秽色情,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使得青少年经不起诱惑,不自觉地模仿,学会了用以暴抗暴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和冲突,致使校园暴力频频上演。再就是社会、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的过分渲染,对学校责任的过分苛求,助长了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四)学生心理的脆弱
我们不否认学生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学校、社会对校园暴力要负主要的责任,但我们也不能说,学生本身对校园暴力的产生没有一点儿责任。事实上,绝大多数施暴者本人就是学生。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中小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存在某种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性格缺陷问题。首先,从青少年这一群体身心发展的特点看,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加之面临考试、升学等诸多人生选择的压力,遇事往往不冷静、易冲动、敢冒险,处理问题也常常不计后果。一旦与同学、老师产生矛盾,就很容易采取一些过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其次,从个别的人格特质看,一部分中小学生的性格内向、孤僻、自我封闭,不与人交往,对别人的施暴行为一味地容忍、迁就,忍气吞声,便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甚至会使暴力行为升级。还有一部分学生性格暴戾、偏执、过激,即使是一个很小的同学间矛盾或语言摩擦,也会使其难以承受或丧失控制力,就会演化成极端的暴力倾向,催生出一起起校园暴力事件。
三.校园暴力的预防措施
上述复杂的原因一旦作用到具体现实中,便发生了一幕幕令人扼腕的悲剧。校园暴力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的预防和减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因此,全社会必须行动起来认真对待校园暴力。为此,我们不能只埋怨家庭教育的偏差、只批评学校管理的纰漏、只希望学校周边少些网吧等,我们应该用更为系统的新措施、更为广阔的新视野,将宏观与微观、法制与道德、社会与学校、家庭教育与社区工作等全面结合起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共同为广大中小学生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
(一)学校教育要全面均衡,主力预防校园暴力
1.营造“书香校园”,减少和消除暴力文化影响
我们认为,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要消除校园暴力,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多读书,学校要善于打造出自己的书香特色,通过广泛深入的读书活动来引导全体学生,使他们借助优秀作品来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在读书中既养成理性思辨的能力,又生成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之情。通过引导学生品读经典,隔绝不良书刊、游戏等对学生的精神毒害,通过引导学生读书看报,把注意力锁定在优秀作品中,一方面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没时间和精力惹是生非。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消除学生的暴力倾向
虽然目前在有的学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但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而且已开设该课的多数学校也仅是将其作为一种摆设。心理健康课的开设,更重要的是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安排心理辅导教师,开设心理咨询室,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消除一些消极思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学生抗挫折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从而预防与避免学生暴力现象的出现。全体教师要善于发现引发暴力事件的苗头,并对有明显暴力倾向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从而使暴力事件能够被及时消灭在萌芽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2.强化法制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就目前来看,校园暴力行为已愈演愈烈,且行为手段日益残忍,究其根源还在于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不懂得用法去约束自己,加强法制教育就显得刻不容缓。首先,教育部门应组织力量,根据青少年成长发育的特点和认知接受能力,编写完整而系统的有关预防校园暴力及校园犯罪等方面的法律教材,使未成年人接受法制教育系统化、持续化。其次,学校应增开法制课,聘请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以具体的校园暴力案件说法、释法,达到教育、告诫、指导与约束学生,减少与避免暴力事件。再则,要将法制教育和文化学科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要将法制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去。要把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组织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少管所、对学生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让他们不仅用头脑记法律,更要用眼睛去看法律,用耳朵听法律,在各种活动中让学生深刻理解通过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和利用法律解决矛盾冲突的道理,并内化为守法、护法的意识,更好地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
4.健全校园暴力事件的预防、监督、管理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小学校的大多数暴力事件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学校能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预防、监督和责任机制。学校要要求全体教师充分认识预防校园暴力的重要性,把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到重中之中的位置,一刻也不能放松。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学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尤其要注意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善于发现和化解有可能引发暴力事件的矛盾和问题。一旦发现学生有打架斗殴的苗头或暴力倾向,除了要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导外,还要用法律、道德、纪律、规章等去约束学生的行为,最大限度地避免矛盾的激化或暴力事件的发生。学校要实行“一岗双责”,使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做到群防群治,及时有效处理各类事件,把预防校园暴力事件作为综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5.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增强抵御校园暴力的意识
对他人的残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集体关爱。集体是个人消解矛盾的最好容器,在集体活动中,通过同学间的友爱互助,可以把很多小的摩擦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参加集体活动多的孩子,就能够养成一种关注他人的良好品行,就能够学会包容,忍受委屈,就可以增强抗挫折能力。各学校、各班级应该多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当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他人的关爱,从而养成谦恭有礼、关爱他人、敬重生命的品质。
6.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
教育家长、让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学生本身就是对学校教育工作的促进和有力的补充,学校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了解青少年身心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学生健康成长。例如“青少年上网无节制”导致出现的逃课、骗钱、偷窃等现象,特别是寄宿学校出现的夜间爬墙外出上网、在外拉帮结派进行偷窃、诈取钱财等现象,如果学校能提早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采用有效手段加以预防,相信会避免许多暴力现象。
(二)远离家庭暴力,铸就校园暴力预防第一线
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其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权利,又是父母的义务,并且设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的虐待、遗弃等条款,严格禁止亲权的滥用。一方面,夫妻双方应避免因家庭琐事引发家庭暴力,避免子女受到影响或伤害,从家庭的源头上阻断暴力的生成;另一方面,在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上,要避免发生“棒子头上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现象。同时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
(三)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校园暴力
 社会是大家庭、是大学校,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如果不好的话,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再好也难以有好的教育效果。现在老师都感叹5-2=0,什么意思?就是学校五天的教育,周末两天的家庭社会教育就将它全部抵消了。要把杜绝校园暴力的工作是一项重要、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家庭、学校、教师是其中重要的角色,社区、各职能部门、司法机关也应承担起其中的重任,给校园营造一个祥和、安全、文明的外部环境,防范暴力事件的发生。
1.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大中小学校安全事故(特别的暴力事件)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完善校园安全的监督管理责任机制,为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保驾护航。
2.社会各方面要对学校周边环境尤其要加强管理,学校及所在地的社区、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配合、协作,密切观察,互通信息,发现有校园暴力的苗头及时加以制止,将校园暴力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一时不慎而失足的学生,各职能部门和司法机关要与学校、社区密切配合,从教育、感化、挽救的角度,对失足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为其改过自新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其真正认识错误、树立起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勇气,从根本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从而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
3.净化各种传媒,减少污染源。有这么一种说法:台湾的前领导人蒋经国先生曾经问过著名哲学家方东美先生:如何扭转世风日下的局面?方先生想了很长时间,然后很严肃地说:把所有的报纸、电视关闭。蒋先生听了摇摇头说:我做不到。方先生说:那我也没办法了。这个说法的真实性我们不去说他,但影视、报纸对社会的影响之大我们可想而知。电影、电视、报纸、网络宣扬、渲染暴力对学生的影响大家有目共睹。公安、文化等有关部门必须监督网吧、歌厅、成人用品商店等禁止未成年人涉足的营业场所远离校园,坚决打击网吧、歌厅的非法营运;要限制或禁止媒介对暴力文化的不当传播(如暴力影片、暴力玩具、网络暴力游戏、口袋书等),以最大限度地净化文化市场,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校园暴力是当今青少年犯罪的新动向,又是青少年犯罪的前奏、序曲,其发展和延伸是以后走向社会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不及时加以教育挽救,将对社会构成极大的威胁。当然,校园暴力现象的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我们也不能漠视它回避它,总是在惨剧酿成以后才去消极地善后处理简单总结,而是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要共同关注与努力,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以预防为主,争取把校园暴力扼杀在萌芽之中,使之没有发展蔓延的空间。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技术支持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 © 2011 - 2024 汕头市康庄大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粤ICP备06054323号
粤B2-20070089
康庄大道实践教育核心业务: 汕头夏令营 (汕头学生夏令营)  汕头冬令营 (汕头学生冬令营)  汕头拓展训练 (汕头户外拓展汕头拓展培训)  汕头学生军训  汕头企业军训